跳到主要內容

《所以製片在哪裡?》講座筆記

昨日參加了一場很棒的講座,做了一些重點小整理,一方面爬梳自己做一個腦袋的整合,另外一方面,希望對於一些影視人員有一些幫助,在寫作的內容上,多多少少有加上一些自己的想法,或是和主講人的意思略有不同,並非完全和主講者的意思吻合,所以......還要要推一下紀錄片工會的活動,未來有這類型的講座,還是建議大家能現場參與唷!

《所以製片在哪裡?》
主講者:陳璽文和李佩禪Emma
時間:14:30~17:00

【影視工作國情差異】

在義大利,劇本、人物、場景等,會先做腳本發想,即使是不可預測的紀錄片,也會用類似預想的方式,擬定可能會發生的事情,讓投資方能有概略的想像。
在台灣,製片有時候是服務導演,但其實應該是導演與製片一起共同創作才是比較正確的觀念
製片其實有幾個基本的能力,製片需要有眼光,看見這部片子的重要性;另外需要有韌性,協調許多可能發生的問題;再來是拉緊團隊,讓大家在工作上,感到舒適而不緊繃,每月支付該支付地費用,並保留可能出國的經費。所以製片比較像是保母,妥善照顧團隊,協調各方工作業務。
在義大利的監製,也會去現場,雖然現場可能沒有太多監製需要做的工作,但是可以看看團隊運作與調度,另外一方面,通常監製來,大家總是會比較「頂經」,比較不會天馬行空的想幹嘛就幹嘛。
在台灣的監製,比較像是大學的指導老師,大多是給與大方向,後製再給予建議之類,有時候也會有一種弔詭情況,就是剛好因為這位老師德高望重,或是剛好監製的洞有缺,就掛名上去。
有時候電影上映或是公開播放的時候,有一些問題,通常比較會跟製片說,比較不會跟導演直接說,可能怕傷了導演的玻璃心。


【《神人之家》案例】

當時阿良導演因為是主要角色,又是拍攝自己家人,怕會投入過多的情感,所以就建議不要參與剪輯。後來找了幾位剪輯師,原本想要找的剪輯師,因為自己時間或是其他因素,沒有參與,再找的這位剪輯師,剪的也很不錯,因為片子有大量的台語,台語有些細膩的詞語或情感,這位剪輯師是需要了解台語,對於台語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比較能剪出《神人之家》所要傳達的核心價值。
《神人之家》在法國有投資並參與後製,因為那時候金馬創投時,也沒有拍攝法國的景,也只剩下後製和發行還沒做,所以就把後製帶到法國製作。當時因為疫情的關係,後製是線上調光,其實如果可以,還是建議調光的時候導演和攝影在現場會比較好,因為每一台銀幕的設定都會有所不同,所以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誤差。
當時在設計《神人之家》海報時,導演有認識一位知名的設計師幫忙設計,但是我們看了後,雖然覺得設計的很好,但是海報無法完整表達片子的含義,最後跟導演協調,只好忍痛割捨。在國外大多為製片決定海報視覺、行銷與市場的方向

【創投經驗】

國際創投,通常不會找三頭六臂,只有導演兼製片兼監製的人,通常就直接篩選掉。建議片子創作的導演,再找一位製片,可以協助共同創作,在其他行政庶務上,也都會需要製片協助。
當時《神人之家》在法國後製,他們會希望提供簡介,國外的簡介比較偏向於腳本形式,就像剛剛所提到,如何構思拍攝計畫、人物、角色的發展。建議最少最少12頁左右。
那時候阿良導演不會寫,我們花了半年的時間,一步一步引導導演將故事、人物、事件表、場景等寫出來,能夠先有一個紙上的創作,這其實對於導演在講故事上,會有非常大的幫助;另外對於後續加入的夥伴,也能快速的了解片子所要傳達的核心價值,能快速地進入狀況。
金馬創投發表時間,大約7分鐘,這時候需要有一些團隊合作的策略。基本上會準備3分鐘的花絮,讓審查委員知道故事架構,再來導演花一點時間講述故事,製片補充傳達片子核心的重點,並告知目前的製作狀態,讓審查委員了解目前的狀態,有那些夥伴,預算的範圍等。最好留下許多可能性,有幾種可能的結局之類的,或是創投的角色定位,以及可以協助的部分。

創投「,」不是「。」,避免把故事說完。

另外若是國際的投資案,建議導演自己用英語講完,一方面透過翻譯會有一些落差,另外一方面說不好沒關係,主要傳達導演的誠意。
在準備上,除了剛剛所說的片名,還可以準備Logline來一句話講述片子的核心,但是又需要留下一些伏筆,舉例像是《神人之家》「導演恨家裡,家裡打來都是來借錢,只好在台北活成像座孤島。」把握兩逗點一句點的原則。然後另外再準備300字的簡介與3分鐘的片花,就差不多了。
建議可以投幾個指標性的紀錄片補助獎勵案,像是新北市補助,可以先當第一筆,第一筆資金很重要。他可以作為一種背書,當別人知道有新北市投資之後,在評鑑的門檻上,也不會太嚴厲。
《神人之家》的拍攝預算大約500萬,2/3拍攝,1/3後期,建議在預算上,不要加發行。因為在合約與工作內容上,還有版權上,都需要重新擬定,所以建議不要列入拍攝的預算。

【創投與獎勵平台】

「新北市紀錄片獎」
主要看場合?還有給資金的是誰?大部分投資給新的創作者比較多。建議著重在把故事講好上面。

「「高雄拍」影像創作獎助計畫」
簡報時間約15分鐘,就有機會拿到一筆不小的資金,對於拍攝上,會有莫大的幫助。

「金馬創投」
剛剛已講述許多關於金馬創投的部分,來講一下關於之前和一位知名的導演合作,因為導演本身在紀錄片創作上,已經有一定的能力與知名度,所以在簡報上,會有一種,你應該需要認識我的感覺,製片在當時,就需要跟導演提醒,在簡報時,請忘記自己,重點在故事上。這非常的重要。

「CCDF華人紀錄片提案大會」
電視、電影、故事題材很重要,比較是fit國際的口味,需要有一定的議題與人文高度。

另外還有幾點提點,在國際影展上的參與,建議需要有策略安排,不要亂槍打鳥。盡可能去參與酒會與各國的投資影視人聊聊,聊一些目前在做的事情,或許有機會讓他們觀看自己的片子。比起使用filmfreeway影展平台或是mail通發給許多影視人,來的有效。
另外作品完成後,也可以參與台灣的幾個重要獎項,像是TIDF、台北電影節或金馬獎等。

最重要的還是要想一下,為什麼要參與影展?

總結:製片和導演有「共識很重要」。其實製片也都是希望把好片呈現給觀眾,所以良好的溝通,才能一起把重要的影像觀點,分享給大家。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大畫特務》本漫畫根據真人實事改編

在職場中,我們不斷地為公司而五斗米折腰,鞠躬從45度練到到90度,從90度再到180度,訓練腰力,都可以做瑜珈了。我們練就了一身好本領,最後還不是為了完成老闆指派的任務,成功永遠都跟老闆有關,很少會是我們。忍無可忍時,只好使出大絕招,離職信!這時候老闆才會覺得你很重要,然後苦苦哀求你:可以多留幾天嗎?還是加薪好嗎?每年年後,每間公司都一直不斷地重複著這個戲碼。但能在職場中生存,過夢想中的生活,還真的要有兩把刷子不可。 根據真人實事改編的電影看膩了嗎?這次「大畫特務」反過來,來看根據真人實事畫成的漫畫。特務阿俊(權相佑 飾)是一位孤兒,從小喜歡畫畫,把不好的事情留心底;把美好的事情都畫下來,某日被魔鬼教官千德奎(鄭俊鎬 飾)發掘,帶進神秘組織「防牌鳶」,訓練成了人間凶器,但是空有一身好武藝的阿俊,其實只想要變成一名漫畫家。 為了逃離「防牌鳶」,只能在一次的任務中計謀假死,重新展開自己的第二人生,而好景不長,平凡的日子一溜煙就過了15年,青年變成了大叔,阿俊結了婚,生了小孩,不變的是,依然是一位不得志的網路漫畫家,就在他窮途末路時,得到女兒家英(李智元 飾)的小道消息,校園間流傳著,只要根據真人實事改編的故事,都比較威!於是阿俊再度拾起畫筆,畫起了自己的故事。 「大畫特務」是少數電影結合動作、動畫與喜劇於一身的電影,去年台灣也有試著拍攝一部動畫結合驚悚懸疑的類型片「最乖巧的殺人犯」,此片動畫的比例不是特別重,雖然故事精彩,可惜沒能賣出好票房。而「大畫特務」不管是在動畫、動作與喜劇上的設計都頗為用心,由「雞不可失」的團隊再度合作,是一部標準的韓式商業喜劇。 戲劇之所以用動畫呈現,某方面來說是為了滿足真實世界所無法表現的另一個層面,畫中可以呈現出,生活中所無法滿足的部分。「最乖巧的殺人犯」是,「大畫特務」也是。我們都被動畫所補足,心底所遺漏的一塊缺口,每個人都有做夢的權利,只是這種天賦降臨於漫畫家身上,而我們很幸運的能夠觀賞到他們所創造出來的新世界。 在動作場面與搞笑內容上,一定都能滿足大家的胃口,飛車、武打、大爆炸全都來,另外那種帶一點詼諧、帶點色色的肢體動作,很中我的胃口,讓我大笑到肚子痛;也有向某部過往賣座電影致敬的橋段,音樂一演奏下,全場笑翻。阿俊的那種認真愛家的形象,看起來非常讓人疼惜,但無法兼顧家庭大愛的窘境,實在是很適合拿來喜劇電影中做文章。 阿俊有著不凡的使

《親愛的莎瑪》寫給女兒的一封關於家的故事。

在就學時期,每年的228,我們只會記得是一個國定假日,但是鮮少有人真正了解228所帶來對於台灣民主、自由與族群的重要性,而幸運的是,我們還能保有這塊土地,在這塊土地學習、成長,而敘利亞近年也處於官兵民反的動盪時期,敘利亞的國民就沒有那麼樣地幸運了,政府軍的鎮壓之下,迫使民眾遷移至鄰近的國家。 「沒有國,哪裡會有家。」 離開家園比死亡備感痛苦,2012年至2016年瓦黛卡提波紀錄著關於敘利亞內戰時期,老百姓們生活的一切,也希望藉由影片,給未來的敘利亞子孫,能夠記得自己的根在哪裡?以及影片中曾經生活在阿勒坡的人們,這些親朋好友也許都已經不在了,但在鏡頭中,曾經抱過莎瑪、親過莎瑪、愛過莎瑪的人,在莎瑪的人生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永遠活在鏡頭裡,彷彿過往夢想中的伊甸園,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 漢札是一名醫生,因為時常參與敘利亞的集會遊行活動,常常在瓦黛的鏡頭裡擔任重要的要角,日子久了,兩個人彼此間也產生了感情的羈絆,結下了不解之緣,結了婚並生下了莎瑪,這不只是兩個人愛的結晶,也是醫院以及阿勒坡的女兒,孩子懵懂無知的笑容,總讓緊繃的社會氛圍能夠帶來一絲的希望;如同瓦黛喜歡漢札的笑容,總讓她覺得困境能夠好轉;漢札卻討厭瓦黛崩潰,總讓他對於社會感到絕望,兩人在阿勒坡相互扶持著這個家,愛的力量也逐漸地影響著整座城市。 紀錄片有一種魔幻感,雖然說是真實事件,但看著片中的生與死,卻讓人難以接受,心中會有一種糾結感,希望這一切就像劇情片裡的戰爭一樣,用了大量的特殊化妝,噴著大量的血漿,但這卻活生生地在敘利亞阿勒坡天天上演,在醫院裡永遠拖不完血、永遠有著哀嚎聲,許多活體慢慢地由紅潤轉為死白,我們的眼淚也不停的滑落,活著的人比死掉的人更加痛苦。 台灣在亞洲地區,是少數落實民主開放、言論自由與族群包容的國家,我們要更珍惜這塊土地的一切,敬現有的自由!也為在各地流浪的敘利亞人民祈禱,能早日回到自己的國家,過著以往經濟繁榮與自由和平的日子。 本文為 yamMovie電影特區 邀稿,文字版權為本人及 yamMovie電影特區 共同所有,非經同意不得轉載使用

《怨咒》日本不傳病毒傳怨念

新冠肺炎持續蔓延至全世界,而這次《怨咒》不傳播病毒, 而傳染怨念。2004年蘭德斯太太將這股怨念從日本傳到了美國, 怨念座落在瑞本大道44號,從此鬼魂傳言不斷, 美國人的不祥數字是13, 而這股怨念也將日本人甚至亞洲人對於不吉利的數字4、14、 44,也帶入了美國。 這股怨念開啟了一連串的靈異死亡事件, 自2004年起住進了兩對家庭,除了蘭德斯一家三口外, 另一對是費德森老夫妻,詛咒能力之強大, 不僅是住的人會感受到靈異事件,連踏入房子的訪客,也會出事。 巧合的是,這些訪客們的家,剛好門牌皆為14號。 一位是2004年偵辦命案的刑警、一對年輕房仲夫妻, 老婆並懷有身孕、另一位是單親媽媽莫頓警官。 這棟房子如同詛咒一般,不僅詛咒人還詛咒房子,如同傳染病一般, 只要踏進這棟房子,房子好像有生命一樣,感到被冒犯, 闖入者都必須死。 近幾年在台灣也有許多房仲打著凶宅的名號,低價販售, 然而像費德森老夫妻卻是有著不同的想法,費德森太太生病了, 將於不久遺愛人間,而費德森先生聽說這棟房子的靈魂, 將永久被困在這棟房子內,先生為了與太太永遠在一起而入住, 讓恐怖的氛圍多了一絲的感動。 恐怖片可怕的地方不是嚇人的瞬間, 而是音效與鏡位都已經愈先告知,一定會有髒東西出現, 而那個等待的時間,非常難熬讓人如坐針氈。 而坐在最後一排的觀眾的樂趣,除了影片本身之外, 還會看到觀眾一直不停的抖動。而這場特映會,是有三、 四個人不約而同地掉東西、掉手機發出聲響, 不知道是過於恐懼手滑還是只是真的不小心, 戲裡戲外都讓人格外地緊繃。 《怨咒》中依然保留著日版咒怨中的經典呃呃聲, 但這次沒有俊雄也沒有伽椰子,只有蘭德斯一家人, 就足以嚇得大家哇哇叫了,闖入房子的莫頓警官, 因為也被房子詛咒不堪其擾,在片尾展開最後一場大鬥法, 希望能夠了結這一切,這場鬥法讓人印象深刻, 雖然搭配著蘭德斯太太的口白非常地多餘,但也算是讓怨念與房子, 得到了平靜與救贖............嗎? 然而日本的俊雄與伽椰子怨念之強大,這次結束了美國之行, 不知道下次會傳到哪一個國家呢?    本文為 yamMovie電影特區 邀稿,文字版權為本人及 yamMovie電影特區 共同所有,非經同意不得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