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戀戀琴聲》探索老年時的心靈轉折

人,終究會變老。在電影市場上,其實顯少有影片探討年老後的生活,也許每個人都害怕變老,影像就像鏡子一樣,真實呈現人老後的生活。像前年台灣電影《老大人》就是一部探討老年生活後的哀歌,小戽斗演活了每個人心中的爸爸,雖然藉由此片獲得第21屆台北電影節最佳男主角,但他也在今年離開了大家令人扼腕。

然而《戀戀琴聲》則是探討一位英國的大鋼琴家亨利柯爾(派崔克史都華 飾),因為喪妻後而開始喪志了兩年,重返舞台舉辦獨奏會,重返後又再度成為鎂光燈下的焦點,但是許久沒有在媒體前曝光的亨利,非常的不適應,一位《紐約客》的女記者海倫(凱蒂荷姆斯 飾),曾經也是一位鋼琴家,當時亨利風光時的許多名句,帶給了她勇氣;而現在角色對換,變成了海倫帶給了亨利勇氣,讓亨利繼續地發光發熱。

在音樂性上,整部電影佈滿著鋼琴古典樂曲,但其實核心卻是在亨利年邁時的心境轉折,片中有許多老人心靈層面的對話,許多橋段充滿著奇幻感,像是與莫扎特在懸崖邊的心靈對話,或是湖邊碼頭的一扇心門,都反射出亨利對於身為一位知名鋼琴家,所帶來的沉重壓力。

而影片節奏上,的確是用一種藝術片的形式拍攝,對話也頗具詩意,不同於一般生活中的對話,所以一般觀眾可能需要專注,不然會不知覺地被亨利的內心奇幻旅程帶去神遊,但是整部電影看完又會有一種意猶未竟的感覺。許多探討老人的電影,都是窮困潦倒或是惋嘆自己身心靈已經大不如前了,但是亨利卻說了許多身為老人的益處,像是做事情會比較實際,不在乎事情有沒有特別的意義,想做就做,不用像年輕的時候思考自己未來的可能性,這時候的狀態也是理性與感性和平相處最美好的時期。淡泊名利的生活,帶給老人平靜的人生。

在這個時代裡,影音平台地崛起,讓想要一夕間竄紅變得相對地容易,因為自媒體的時代,讓許多網紅的娛樂性已經強壓一般訓練過的藝人,因為網紅像凡凡人一樣,除非有著獨特的個性與魅力,年輕人總覺得自己好像只要有一點特色,就可以變成網紅,但其實紅與不紅都是個問題:不紅的時候,想著怎麼樣可以成名;紅了之後是是非非也隨之而來,就像亨利曾經紅過,又消沉一陣子,再度因為獨奏會而走紅,人生起起伏伏,片中有許多螢光幕下的心靈狀況,在電影中細膩呈現,可以作為想要成名的人,作為對於未來的事前準備。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大畫特務》本漫畫根據真人實事改編

在職場中,我們不斷地為公司而五斗米折腰,鞠躬從45度練到到90度,從90度再到180度,訓練腰力,都可以做瑜珈了。我們練就了一身好本領,最後還不是為了完成老闆指派的任務,成功永遠都跟老闆有關,很少會是我們。忍無可忍時,只好使出大絕招,離職信!這時候老闆才會覺得你很重要,然後苦苦哀求你:可以多留幾天嗎?還是加薪好嗎?每年年後,每間公司都一直不斷地重複著這個戲碼。但能在職場中生存,過夢想中的生活,還真的要有兩把刷子不可。 根據真人實事改編的電影看膩了嗎?這次「大畫特務」反過來,來看根據真人實事畫成的漫畫。特務阿俊(權相佑 飾)是一位孤兒,從小喜歡畫畫,把不好的事情留心底;把美好的事情都畫下來,某日被魔鬼教官千德奎(鄭俊鎬 飾)發掘,帶進神秘組織「防牌鳶」,訓練成了人間凶器,但是空有一身好武藝的阿俊,其實只想要變成一名漫畫家。 為了逃離「防牌鳶」,只能在一次的任務中計謀假死,重新展開自己的第二人生,而好景不長,平凡的日子一溜煙就過了15年,青年變成了大叔,阿俊結了婚,生了小孩,不變的是,依然是一位不得志的網路漫畫家,就在他窮途末路時,得到女兒家英(李智元 飾)的小道消息,校園間流傳著,只要根據真人實事改編的故事,都比較威!於是阿俊再度拾起畫筆,畫起了自己的故事。 「大畫特務」是少數電影結合動作、動畫與喜劇於一身的電影,去年台灣也有試著拍攝一部動畫結合驚悚懸疑的類型片「最乖巧的殺人犯」,此片動畫的比例不是特別重,雖然故事精彩,可惜沒能賣出好票房。而「大畫特務」不管是在動畫、動作與喜劇上的設計都頗為用心,由「雞不可失」的團隊再度合作,是一部標準的韓式商業喜劇。 戲劇之所以用動畫呈現,某方面來說是為了滿足真實世界所無法表現的另一個層面,畫中可以呈現出,生活中所無法滿足的部分。「最乖巧的殺人犯」是,「大畫特務」也是。我們都被動畫所補足,心底所遺漏的一塊缺口,每個人都有做夢的權利,只是這種天賦降臨於漫畫家身上,而我們很幸運的能夠觀賞到他們所創造出來的新世界。 在動作場面與搞笑內容上,一定都能滿足大家的胃口,飛車、武打、大爆炸全都來,另外那種帶一點詼諧、帶點色色的肢體動作,很中我的胃口,讓我大笑到肚子痛;也有向某部過往賣座電影致敬的橋段,音樂一演奏下,全場笑翻。阿俊的那種認真愛家的形象,看起來非常讓人疼惜,但無法兼顧家庭大愛的窘境,實在是很適合拿來喜劇電影中做文章。 阿俊有著不凡的使

《親愛的莎瑪》寫給女兒的一封關於家的故事。

在就學時期,每年的228,我們只會記得是一個國定假日,但是鮮少有人真正了解228所帶來對於台灣民主、自由與族群的重要性,而幸運的是,我們還能保有這塊土地,在這塊土地學習、成長,而敘利亞近年也處於官兵民反的動盪時期,敘利亞的國民就沒有那麼樣地幸運了,政府軍的鎮壓之下,迫使民眾遷移至鄰近的國家。 「沒有國,哪裡會有家。」 離開家園比死亡備感痛苦,2012年至2016年瓦黛卡提波紀錄著關於敘利亞內戰時期,老百姓們生活的一切,也希望藉由影片,給未來的敘利亞子孫,能夠記得自己的根在哪裡?以及影片中曾經生活在阿勒坡的人們,這些親朋好友也許都已經不在了,但在鏡頭中,曾經抱過莎瑪、親過莎瑪、愛過莎瑪的人,在莎瑪的人生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永遠活在鏡頭裡,彷彿過往夢想中的伊甸園,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 漢札是一名醫生,因為時常參與敘利亞的集會遊行活動,常常在瓦黛的鏡頭裡擔任重要的要角,日子久了,兩個人彼此間也產生了感情的羈絆,結下了不解之緣,結了婚並生下了莎瑪,這不只是兩個人愛的結晶,也是醫院以及阿勒坡的女兒,孩子懵懂無知的笑容,總讓緊繃的社會氛圍能夠帶來一絲的希望;如同瓦黛喜歡漢札的笑容,總讓她覺得困境能夠好轉;漢札卻討厭瓦黛崩潰,總讓他對於社會感到絕望,兩人在阿勒坡相互扶持著這個家,愛的力量也逐漸地影響著整座城市。 紀錄片有一種魔幻感,雖然說是真實事件,但看著片中的生與死,卻讓人難以接受,心中會有一種糾結感,希望這一切就像劇情片裡的戰爭一樣,用了大量的特殊化妝,噴著大量的血漿,但這卻活生生地在敘利亞阿勒坡天天上演,在醫院裡永遠拖不完血、永遠有著哀嚎聲,許多活體慢慢地由紅潤轉為死白,我們的眼淚也不停的滑落,活著的人比死掉的人更加痛苦。 台灣在亞洲地區,是少數落實民主開放、言論自由與族群包容的國家,我們要更珍惜這塊土地的一切,敬現有的自由!也為在各地流浪的敘利亞人民祈禱,能早日回到自己的國家,過著以往經濟繁榮與自由和平的日子。 本文為 yamMovie電影特區 邀稿,文字版權為本人及 yamMovie電影特區 共同所有,非經同意不得轉載使用

《怨咒》日本不傳病毒傳怨念

新冠肺炎持續蔓延至全世界,而這次《怨咒》不傳播病毒, 而傳染怨念。2004年蘭德斯太太將這股怨念從日本傳到了美國, 怨念座落在瑞本大道44號,從此鬼魂傳言不斷, 美國人的不祥數字是13, 而這股怨念也將日本人甚至亞洲人對於不吉利的數字4、14、 44,也帶入了美國。 這股怨念開啟了一連串的靈異死亡事件, 自2004年起住進了兩對家庭,除了蘭德斯一家三口外, 另一對是費德森老夫妻,詛咒能力之強大, 不僅是住的人會感受到靈異事件,連踏入房子的訪客,也會出事。 巧合的是,這些訪客們的家,剛好門牌皆為14號。 一位是2004年偵辦命案的刑警、一對年輕房仲夫妻, 老婆並懷有身孕、另一位是單親媽媽莫頓警官。 這棟房子如同詛咒一般,不僅詛咒人還詛咒房子,如同傳染病一般, 只要踏進這棟房子,房子好像有生命一樣,感到被冒犯, 闖入者都必須死。 近幾年在台灣也有許多房仲打著凶宅的名號,低價販售, 然而像費德森老夫妻卻是有著不同的想法,費德森太太生病了, 將於不久遺愛人間,而費德森先生聽說這棟房子的靈魂, 將永久被困在這棟房子內,先生為了與太太永遠在一起而入住, 讓恐怖的氛圍多了一絲的感動。 恐怖片可怕的地方不是嚇人的瞬間, 而是音效與鏡位都已經愈先告知,一定會有髒東西出現, 而那個等待的時間,非常難熬讓人如坐針氈。 而坐在最後一排的觀眾的樂趣,除了影片本身之外, 還會看到觀眾一直不停的抖動。而這場特映會,是有三、 四個人不約而同地掉東西、掉手機發出聲響, 不知道是過於恐懼手滑還是只是真的不小心, 戲裡戲外都讓人格外地緊繃。 《怨咒》中依然保留著日版咒怨中的經典呃呃聲, 但這次沒有俊雄也沒有伽椰子,只有蘭德斯一家人, 就足以嚇得大家哇哇叫了,闖入房子的莫頓警官, 因為也被房子詛咒不堪其擾,在片尾展開最後一場大鬥法, 希望能夠了結這一切,這場鬥法讓人印象深刻, 雖然搭配著蘭德斯太太的口白非常地多餘,但也算是讓怨念與房子, 得到了平靜與救贖............嗎? 然而日本的俊雄與伽椰子怨念之強大,這次結束了美國之行, 不知道下次會傳到哪一個國家呢?    本文為 yamMovie電影特區 邀稿,文字版權為本人及 yamMovie電影特區 共同所有,非經同意不得轉載使用